弹性分析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琼·罗宾逊根据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及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收支调节特别是货币贬值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的条件的理论,是最直接研究本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理论。
弹性分析法的基本结论是:要通过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必须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即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与本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之和要大于1,也就是:em+ex>1
弹性分析法还有一些假设条件,与弹性本身有关的包括本国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从弹性分析法寻找一国货币贬值不能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需求弹性不足,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变动率小于本币的贬值率,本币的贬值即本国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外币价格的下降,不能刺激国际市场对本国出口商品足够的需求欲望,形不成实际出口的相应扩张,或出口量有扩张,但出口额没有增长。
2、进口商品的国内需求弹性不足,本国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本币的贬值率,即由于本币贬值造成的外国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并不能阻止国内市场对外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形不成实际进口的相应缩减。
3、本国出口商品供给弹性的有限,造成本国出口商品即使有足够大的国际市场需求,而出口商品供给不足,形成缺口,约束了通过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水平。
分析研究当代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供给过剩,加上进口限额、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造成需求弹性不足,贬值国进口的多为高技术的生产设备或紧俏的生活必需品,对价格的上涨反应不灵敏,由于产业结构难以调整或闲置资源特别是资本有限,又难以形成足够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大,汇率变动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便难以避免。
上文就是对弹性分析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的简单说明,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