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
股票技巧
2021年07月28日

卢卡斯在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早期经济周期理论,即“均衡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

他试图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均衡分析的基本理论协调起来,也就是说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连续出清的价格机制并不矛盾。这里的关键在于,他用“理性预期”代替了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因为适应性预期意味着经济主体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采取的资产组合调整存在系统的误差和较长的滞后效应,理性预期假说则是经济主体根据已知的信息所做出的最优预期,并且隐含地认为,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的。

https://file2.aniu.tv/2021/07/28/033217746c8a3298c1ceb1858000a2f0.jpg

  在新古典理论中,产量和就业水平偏离其自然水平被归因于“随机冲击”,这种冲击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主要是“技术冲击”,在卢卡斯周期理论中则主要是意外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货币供应的变化,它会对造成意外的总需求“冲击”,假如市场参与者仅仅拥有局部市场价格信息,错误地将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当成他们个别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引起价格预期误差,这种“价格失察(Misperception)”导致产量和就业偏离其长期(完全信息)均衡(自然)水平,经济出现波动。

  拓展了理性预期假说。

  理性预期学派的先驱者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首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他说“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它们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预期叫做理性预期。”在预期和现实相互关系的视野内,理性预期和其他预期观点的突出区别在于,理性预期的重点是预期和现实行为结果的一致性。由于经济行为是人的理性行为,每个人都将有效地利用他获取的信息来谋取效用最大化,因此,卢卡斯认为,建立包含人们主观概率分布与支配系统的真实客观概率分布一致性的模型是可能的。这意味着理性预期假说和经济行为者主观概率分布等于系统的客观概率分布命题的等价性。根据这个思想,可以得出几个推论:

  第一,对某一经济变量的预期值必须是该变量的数学期望值。这一期望值即是该变量可能在长时期出现的平均数值的最精确的估计。

  第二,求出某一经济变量的数学期望值时,经济当事人必须有效地掌握和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

  第三,可以利用的信息包括有关的理论与模型。

  对某一经济变量的理性预期值,必须与预期者根据自己所使用的经济模型推算出来的数值相等。同时,卢卡斯指出,一旦人们发现错误,会立即作出正确的反应,调整至与有关变量的实际值相一致的水平。因此,理性预期并不意味着是经过复杂计算后所作出的预期,而是指若进行计算其结果也大致相似的预期,隐含着进行分析比较和估算的主观预期,它是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所作出的不同程度的判断。卢卡斯将理性预期学说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其意义是深远的:假说赋予每个经济当事人,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有同样的预期能力,只要他们具有同样的主观模型结构,同样的信息成员的福利。

上文就是对均衡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的简单说明,对这类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