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现率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和资本化率或还原利率则通常是指将未来无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折现率与本金化率的关系
折现率是根据资金具有时间价值这一特性,按复利计息原理把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折合成现值的一种比率。在具体评估操作中折现率和本金化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适用场合不同。折现率是将未来一定时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而本金化率是将未来永续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两者的构成完全相同。折现率是收益法应用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在未来收益额一定的情况下,折现率越低,收益现值越高。且折现率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资产评估结果的巨大差异。
折现率的构成
从构成上看,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无风险报酬率,二是风险报酬率,即: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如果风险报酬率中不包含通货膨胀率,则折现率又可表示为: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1.无风险报酬率的选取
无风险报酬率反映的是在本金没有违约风险、期望收入得到保证时资金的基本价值。在此情形下,投资者仅仅牺牲了某一时期货币的使用价值或效能。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国债利率通常成为无风险报酬率的参考标准。以长期国债利率作为安全利率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如美国就以其30年的国债利率作为安全利率。
但是在我国,由于国债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做法,将国债利率当做无风险利率。在我国,国家没有发行长期国债,而短期和中短期的国债的利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由市场供求的情况决定,而且其利率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我国银行存款的利率是有关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的,反映了最基本的市场供求和投资收益的情况。所以,在当前的资产评估实践中,考虑到复利的因素,应该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安全利率。
2.风险报酬率的选取
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可以用风险报酬率来表达。在资产评估学中,风险报酬率表述为“风险补偿额相对于风险投资额的比率”。在通常情况下,与较大风险相联系的是较高的预期收益,与较小风险相联系的是较低的预期收益。风险有代价,人们把这一代价称做风险补偿或风险报酬,风险报酬率就是这种原则的体现。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于你的投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如果对你的投资有所帮助,请点赞鼓励。关于更多的股票投资信息,欢迎大家关注点掌财经!谢谢你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