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为什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
2021年11月30日
债券型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各种国债、金融债以及公司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基金类型。因为这些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收益比较稳定,所以债券基金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简称“固收基金”)。
首先是“标准债券型基金”:这类债券型基金非常专一,只投资于债券,又叫作“纯债基金”。一般来讲,纯债基金投资的资产中,企业债占比70%左右,中短期的金融债券占30%左右;
其次是“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这类基金通常被称为“一级债基”,它的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小部分资产在股市一级市场申购新股,增加基金收益。有点儿类似往纯咖啡里加了点冰。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为了抑制过度“炒新股”,根据证监会2014年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债券型基金或集合信托计划,是不得参与新股发行的,但还可参与可转债投资;
第三是“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这类基金通常被称为“二级债基”,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并拿出一部分资产投资于股市二级市场。如果还拿咖啡打比方,那就是类似往咖啡里兑奶。由于基金资产中配置了部分股票,所以波动比纯债基金要大,当然收益预期通常也更好。
最后是“可转债基金”:这类基金主要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又称可转债)”,和其他债券不同,“可转债”的持有人,可以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当然,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也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