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疗器械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长期以来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大多依赖进口。记者在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高地苏州科技城采访发现,我国近年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步伐持续加快,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和优质科研项目,但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面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难、市场化隐形门槛跨越难、立体化支撑体系配套难等瓶颈,制约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内医疗器械改革的方向在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小、多、散和低水平竞争的现象,通过加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医疗器械质量升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在细分领域发展一批品牌产品。因此随着政策的推进,医疗器械行业内的龙头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国内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扶持从未停止。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逐渐步入转型期和快速发展期,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逐步提升,正转化为对医疗器械的巨大需求。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多方政策支持下,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正由小到大实现迅速成长。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多方政策支持下,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正由小到大实现迅速成长。近期,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该政策提到,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医药工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在有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方面,《规划》则提出大力推进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促进医药工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支持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围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的关键技术、核心装备、新型材料开展攻关,开发和转化应用一批先进技术,构筑产业技术新优势。
重点发展新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疾病康复、肿瘤放疗、应急救治、生命支持、可穿戴监测、中医诊疗等领域的医疗器械,疾病筛查、精准用药所需的各类分子诊断产品,支架瓣膜、心室辅助装置、颅骨材料、神经刺激器、人工关节和脊柱、运动医学软组织固定系统、人工晶体等高端植入介入产品。
国家药监局在2021年医疗器械报告中指出,2021年,国家药监局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继续做好相关产品的审查工作,共收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249项,比2020年增加26.4%,其中62项获准进入特别审查程序,收到优先申请41项,比2020年增加46.3%,其中14项获准优先审批。据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产品数量和相应企业数量最多,约占全部已批准的134个创新医疗器械的81%。
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医疗器械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看到这里,相信您已经了解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了。想要学习更多投资知识,欢迎关注点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