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什么是心里分析法?
心理解析法是期货解析工具中的其中一个流派,它对于预测市场战略性转折点具备相当的作用,孙子兵法中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就体现心理解析的重要性。但是一直以来在理论界和投入界研究和使用的人很少,没有受到理论学术界和投入界的重视甚至采取了忽略的态度。在期货业发达的美国的大学中都没有心理解析法的课程。但是国际上著名的大师级投入家都对心理解析法高度重视,如索罗斯、巴费特、林奇等。
心理解析法是一种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解析思路。其定义是,在市场方向即将逆转或维持原方向的临界点时,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以此为基础,解析主导资金的流向(资本流向)从而判断未来市场走向的方式。毋庸质疑,市场的大方向决定一切(也就是资本的流向)。在期货市场运用心理解析法意义重大,因为期货市场是一个人对人的市场,它的参与者是“人”以及受“人”控制的投入机构,而资本流向都是通过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反映出来的,所以市场方向是受人的心理因素控制的。换个角度考虑,也就是说,资本流向掌握在市场参与主体——“人”的手中。资本受人控制,所以大众的共同心理对市场走向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运用心理解析法完成一次操作的原理在于:价格波动始于公众心理价格的不统一,始于基本平衡态的打破。在市场混乱时建仓,价格会在一个新的公众心理“共识” 的影响下受到追捧或打压,直到出现一个公众心理可以接受的大众价格。在这个价格上,多空双方的势力再一次基本均衡,市场才又开始基本维持盘整态势,一个上涨(下跌)行情由此结束。我们获利了结,一次操作完成。我们所要把握的就是,公众心理达成新“共识”时的市场方向。
市场方向的控制者“人”本身就同时具备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入者总会凭借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基本面因素做出买卖决定,投入者便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来对待市场。由于单纯地运用客观操作或者主观操作,投入者们各持己见,不可能达成市场方向预期的完全统一。时常看到,投入者由于单纯运用一种解析法操作,在下单的一瞬间,脸上仍带有迷茫的神色。这可以从侧面看出,市场参与者在下单的时候心态很不稳定,而这正是因为前两种解析法“偶有冲突”造成的。价格波动的原因也可以因此说成:同时具备两种情态的投入者,依据他们区别的心理预期,不断磨合的历程。
心理解析法的优势正是因为,它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是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模糊”解析法。
因同时具备技术面解析法(主观)、基本面解析法(客观)的特点,所以从理论上讲,心理解析法更好地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以投入者心理预期为基础,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
心理解析法的理论
心理解析法根据使用的区别状况分为市场的心理解析和投入者心理解析。市场的心理解析是解析市场中众多的投入群体的心理,而投入者心理解析是研究投入者自己在投入决策历程的心理行为。 国外心理解析法紧要的理论有:
1、尼尔的逆向思维理论:是美国投入解析家尼尔建立的,紧要理论是“市场的主流观点倾向是错误观点”,这是使用率最高的心理解析法,紧要观点包含:
投入者群体的交易行为受制于人性本能;
人本性有“从众”心理;
人的相互模仿和感染的本性使投入者的交易行为极易受到情绪、建议、命令、刺激等的控制;
投入者群体的容易丧失理性思维能力,只接受情绪、情感的控制。
2、勒旁的群体心理理论:是由19世纪法国心理学家勒旁建立的,基本观点包含:
理群体的整体智力低下定律;
心理群体的思维模式定律;
心理群体的精神统一性定律;
心理群体的形成机理;
心理群体的整体心理特征。
想学习更多财经知识,请关注点掌财经直播、微信公众号或点掌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