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出产品的危机成因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点掌小编整理一份资料给到大家。
金融衍出产品危机产生的微观主体原因
内部控制薄弱,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出产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内部危机经营管理混乱到了极点是巴林银行覆灭的紧要原因。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危机防范机制,里森一人身兼清算和交易两职,缺乏制衡,很容易通过改写交易记录来掩盖危机或亏损。同时,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危机控制检查部门对里森所为实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经营管理层监管不严,危机意识薄弱。在日本关西大地震之后,里森因其衍生合约保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新加坡分行,为其提给无限制的资金支持;再者,巴林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令许多知情经营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
另外,过度的激励机制激发了交易员的冒险精神,增大了交易历程中的危机系数。
金融衍出产品危机的宏观成因
金融监管不力也是造成金融衍出产品危机的另一紧要原因。英国和新加坡的金融监管当局事先监管不力,或未协力合作,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监管部门出现的问题是:第一,负责监管巴林等投入银行的部门曾口头上给与宽免,巴林将巨额款项汇出炒卖日经指数时,无需请示英格兰银行。第二,英格兰银行允许巴林集团内部银行给予证券部门无限制资金的支持。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促进业务的进展,在持仓量的控制方面过于宽松,没有严格执行持仓上限,允许单一交易账户大量积累日经期指和日债期货仓位,对会员企业可持有合约数量和缴纳保证金状况没有实行及时监督。其次,里森频繁地从事对倒交易,且交易数额异常庞大,却竟然没有引起交易所的关注。如果英格兰银行、新加坡和大阪交易所之间能够加强交流,共享充分的信息,就会及时发现巴林银行在两个交易所持有的巨额头寸,或许巴林银行不会倒闭。
美国长期资本经营管理企业(LTCM)曾是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却在俄罗斯上演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滑铁卢。监管中存在真空状态是导致其巨额亏损的制度性原因,甚至在LTCM出事后,美国的金融经营管理当局都还不清楚其资产负债状况。由于政府对银行、证券机构监管的放松,使得许多国际商业银行集团和证券机构无限制地为其提给巨额融资,瑞士银行(UBS)和意大利外汇经营管理部门(UIC)因此分别损失7.1亿美元和2.5亿美元。
另外我国“327国债”期货风波,除当时市场需求不强、进展衍生工具的条件不够以外,过度投机和监管能力不足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金融衍出产品的危机经营管理
对于金融衍出产品的监管,国际上基本上采取企业自控、行业协会和交易所自律、政府部门监管的三级危机经营管理模式。
微观金融主体内部自我监督经营管理
首先,建立危机决策机制和内部监管制度,包含限定交易的目的、对象、目标价格、合约类型、持仓数量、止损点位、交易流程以及区别部门的职责分配等。其次,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将操作权、结算权、监督权分开,有严格的层次分明的业务授权,加大对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再次,设立专门的危机经营管理部门,通过“危机价值方式”(VAR)和“压力试验法”对交易人员的交易实行记录、确认、市价计值,评价、度量和防范在金融衍出产品交易历程中面临的信用危机、市场危机、流动性危机、结算危机、操作危机等。
交易所内部监管
交易所是衍出产品交易组织者和市场经营管理者,它通过制定场内交易规则,监督市场的业务操作,保证交易在公开、公正、竞争的条件下实行。第一,创建完备的金融衍生市场制度,包含:严格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透明度;大额报告制度;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衍生市场交易者的市场信用状况实行调查和评估,制定资本充足要求;以及其他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规则等等。第二,建立衍生市场的担保制度,包含: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持仓限额制度,发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日间保证金追加条款;逐日盯市制度或称按市价计值(mark to market)加强清算、结算和支付系统的经营管理;价格限额制度等。第三,加强财务监督,根据衍出产品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会计记账方式和原则,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经营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危机敞口状况。
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监管
首先,完善立法,对金融衍出产品设立专门完备的法律,制定有关交易经营管理的统一标准;其次,加强对从事金融衍出产品交易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从事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额,确定危机承担限额,对金融机构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与非现场的检查,形成有效的控制与约束机制;负责审批衍出产品交易所的成立和交易所申请的衍出产品品种。再次,严格区分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控制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的程度。同时,中央银行在某个金融机构因突发事件发生危机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迅速注入资金或实行暂时干预,以避免金融市场产生过度震荡。
另外,金融衍出产品交易在世界范围内超国界和超政府地蓬勃开展,单一国家和地区已无法对其危机实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加强对金融衍出产品的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成为国际金融业和各国金融当局的共识。在巴林银行事件之后,国际清算银行已着手对衍出产品交易实行全面的调查与监督,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资本充足性的监督。
想学习更多财经知识,请关注点掌财经直播、微信公众号或点掌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