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物流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老司机
2020年11月30日

这篇文章来聊一聊推动区域物流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物流研究的历史还不长,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还存在着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基于对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及时对以下问题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进一步明确区域物流概念体系。

  国际学术界对区域物流的定义尚未统一,而我国对区域物流的解释则更不成熟,除物资部门和交通部门对物流的认识带有“偏见”外,人们对物流适用面的认识也普遍存在很多局限。观念认识上的分歧,导致理论研究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物流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本位主义使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区域物流失去了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优势,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

  随着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对物流产业的广泛关注,区域物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应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区域物流,应有更多的经济学或企业管理方面的学者来关注物流这一新兴的管理技术和经济组织形式。从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多种视角分析区域物流领域的学术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区域物流概念体系,丰富与发展物流学科的理论构架,促进整个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将是很有裨益的。

https://file2.aniu.tv/2020/11/30/86a147bced7b9e02f8fba8ccbc3b0acf.jpg

  其次,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的增长机理。

  区域物流活动要展开,必须首先弄清物流经营的增长机理。从宏观上讲,为什么要发展区域物流,区域物流的优势有哪些,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区域物流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认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如何开发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协同运作模式,如何对物流系统的区域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一些总括性的答案,但由于对这些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起步,导致投资商对物流的信心不足,抑制了物流企业数量的增加和区域物流规模的扩张。已经建立起来的物流企业(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由于缺乏政府的引导,对市场认识不足,加之规模小、经营能量有限,企业自行建立的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也难以有效贯彻,致使物流需求增长乏力,物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推动力。因此,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的增长机理,从根本上激发物流需求市场的发展壮大,就显得尤为迫切。

  第三,增加区域物流政策研究的内容。

  各部门间、系统间在物流概念理解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管理体制和条块分割所带来的各部门在发展物流产业指导思想上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严重阻碍着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对区域物流进行有效管理,还必须制定综合性的物流产业政策。目前,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物流已有一定规模,一些区域性的物流市场正在形成,实践的形势要求我们去把握市场特点,研究市场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市场行为,引导物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市场状况、企业素质和融资能力不同,物流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近期内难以建立起全国性的物流政策体系。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首先制定一些符合本地特色的区域物流政策。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理论界必须加大区域物流政策研究的内容。只有做好了区域物流政策的研究,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物流政策体系,也才能为全国性的宏观政策提供依据和经验,从而规范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培育健康活跃的物流市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一般地讲,一个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规模大、耗资多,技术性、系统性强,涉及到的企业经济主体、行业、商品种类范围广,对城市、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影响。因此,从区域规划的政策性、综合性、长期性、地方性的特点出发,我们必须运用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为指导,遵循物流业发展的产业寿命周期规律,积极探索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模式。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