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套保和期货套保有什么不同?
股票学堂
2021年01月14日

期权套保和期货套保有什么不同?期权与期货都可以用来对冲现货的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在实际应用上有以下几点区别:

  1、期货的收益率与现货收益率呈线性关系,而期权的这一关系为非线性的。对于买入看跌期权的套保策略,当标的价格上升的时候,组合由中性Delta变为正Delta,如果不进行调仓,那么此时对冲不完全。理论上讲,完全对冲策略都将得到等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期货对冲的无风险益只来自于基差(价格方面)的不断收敛,而期权对冲的无风险收益来自于价格变化和时间价值损益两个方面。假设权利金在日内不受行权时间影响,即行权时间最小变动单位为天,那么看跌期权中性对冲策略在日内的收益期望会超过无风险利率(持有期权使得组合收益呈凸性),同时在持有期内将损失期权的时间价值,最终两者收益理论上等同于无风险利率;同理,看涨期权中性对冲策略在日内的收益期望会低于无风险利率(做空期权后,组合收益呈凸性),同时在整个持有期内将赚取期权的时间价值。

  然而现实中无论期权还是期货对冲,都不能做到完全的无风险。其中期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持有期内基差的偏离,而期权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下图是以沪深300作为标的,对比期货、期权的套保效果,其中期货采用股指期货的实际价格,期权则采用目前模拟期权市场的定价方式(BS模型),回溯其历史价格。样本的时间选择是每年的7月的20天交易日。

https://file2.aniu.tv/2021/01/14/f958751dc38597a06feba0ce91b2b69a.png
  可见仅从对冲效果上来看,股指期货对冲策略最稳定,套保效果更好,然而简单的期权对冲策略可以在满足套保需求的同时,赚取由收益曲线凸性带来的收益,两者各有利弊,后文还将详细比较各种期权以及期货套保策略效果。

  2、期权套保策略可以在价格对冲的同时实现波动率的多空。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喜好不一,一般来讲,多数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该类投资者更适合买入看跌期权来做套保策略。如果市场在套保期内波动增大,那么持有的期权通过波动率增加得到额外的收益;反之如果波动率降低,则满足投资者厌恶风险方面的偏好;同理,对于风险喜好的恶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来对冲。综上,期权不但可以完成价格对冲,还可以做到风险方面对冲,其对冲效果更全面。

  为了更好的诠释期权对冲的特点,我们引入投资者的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来说明:U=E(r)-0.5·A·σ^2,其中E(r)表示期望收益率。A为风险厌恶系数,A越大表明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越大,A小于零表明投资者喜好风险。σ为风险指标,一般来说由收益率的年化标准差来衡量。

https://file2.aniu.tv/2021/01/14/f52f6e6fb1a4d67c455bd8f944642696.png  上图横坐标为收益标准差,纵坐标为收益率,其中I1、I2 、I3 分别代表某风险厌恶投资者的三条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t Curve),即投资的风险越高,投资者需要更高的收益率作为补偿。通过引入期权对投资策略调整,在风险增加时,持有的期权由于波动率增加而升值,提供额外收益率。例如当波动率从20%提高到30%的时候,投资者的效用从O点移动至A点,投资者的效用曲线由I1下降至I2,相当于在原有风险情况下,收益率下降了2%左右(这里假设A=0.8,A一般小于1),价内期权的波动率弹性在1左右,即波动率提高10%,期权的价值一般也会提高10%左右,而对冲策略中权利金一般占组合的10%左右,即10%的波动率增加最终导致套保组合收益提高1%左右。因此,期权的使用令原本处于A点的效用上升至A’,即在波动率不利变化的情况下,投资者满意的程度下降较小。同理,当波动率从20%下降的10%的时候,投资者效用本应上升至B点,期权作用时起下降至B’,即在波动率朝有利方向变化的情况下,投资者满意的程度提升较小。可见期权不但可以在收益方面对冲,还可以在风险方面对冲。

  3、相对于我国现有的期货保证金制度,期权对冲策略效率更高。对于机构投资者,我国目前不允许用现货多头来充抵保证金,即机构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做对冲时必须以现金最为保证金。导致,一方面要预留大量现金,限制仓位(据统计,一般机构的Alpha产品的多头仓位不足70%),另外也会随时收到追加保证金要求(Margin Call)。如果用看跌期权对冲,持有者不存在信用风险,也就不需要保证金,此时多头仓位一般可以达到90%,同时也不用担心由于现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追加保证金要求。


想学习更多财经知识,请关注点掌财经直播、微信公众号或点掌财经APP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